(转华西都市报)中西部首家技师学院横空出世
发布时间 : 2018年03月07 17:47:44 来源: 本站编辑 作者: 管理员
有这样一所学校,在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影响下,沉着应对、寻找机遇,创造了诸多就业奇迹:据最新统计资料显示,截至今年5月,学校应届毕业生全部走上了工作岗位;2010年毕业的学生也有72%以上找到了各自的理想岗位;今年4月,世界知名企业“华为”公司相关领导亲自到校预定400名通讯技术专业学生;2009年5月5日,学院6名同学成功通过专业测试、说课、面试等环节,被四川德阳通用职教集团聘为实习指导教师,将于7月赴德阳上岗……
书写这一辉煌成绩的,是以创“全国一流,中西部领先的技师学院”为目标的国家级重点职业院校——成都市技师学院。学院融合中职、高职学历教育,是一个集教学、实训、短训、生产、研发、就业为一体的国家级综合职业教育培训基地,也是中国中西部第一所技师学院、成都市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最大职业院校。
本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宗旨,学院提出让学生拥有“体面工作”的就业目标,在教学管理、人才培养上独具匠心,开创了“双核教育培养模式”,将“技能”与“素质”作为培养学生的两大核心,以提升学生综合竞争能力。
学院为何能在就业形势严峻的今天毅然提出让学生“体面就业”的口号,而其培养出的学生又缘何能成为“.香模模”、“抢手货”,引得众多知名企业频抛“橄榄枝”,在此,让我们以学院“双核教育培养模式”为钥匙,为您打开这座“技师摇篮”的成功之门,向您展示成都市技师学院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独特之处。同时您也可以拨打电话(028)86270871,88844007,向学院老师了解更多更为详尽的信息。
技能培养敲开专业技师之门
相关背景:从我国现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上看,技能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高级工以上统称为高技能人才)。从当前就业薪资上看,高技能人才在待遇上已超过中层管理人员,薪水“直逼”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技能人才将同高级专家一样受到重视,发展前景不容小觑。
基础教学角色互换激发学习热情
“只要有时间就聚在一起细致讨论相关问题,周末也不放过”.
在学生进校第一年,学校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系统培养,颠覆了“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授课模式,率先在省内职教界实行“行动导向教学(学与教、学生与教师互动)模式”。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培养学生对学习任务的组织和实施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学习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应用能力、独立性和责任心以及承受力,为今后实训和就业打下扎实理论基础。
比如,在学生学习“凸轮机构”这一系统理论时,老师会在课前以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从资料、决策、计划、实施、检验、评估这六个方面分工寻找、收集相关材料,将“凸轮机构理论”在企业生产的应用写成详细报告,正式行课时上台向同学讲解。
这样一来,我们全班同学之间在学习上的交流增多了。当老师要求我们准备材料时,大家使出浑身解数想要在课堂上展示出最完美的一面,我们分工协作查找资料,只要有时间就聚在一起细致讨论相关问题,周末也不放过。
—— 2008级机械工程系机械加工与数控技术刘康
【点评】:“行为导向模式”是学校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模式上的一次尝试。课堂教师由“主讲人”变为“主持人”,学生由“倾听者”变为“演讲者”,身份的转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
实训模式引厂.入校结出累累硕果
“我终于体验到了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在学生进校第二年,是学生“实训之年”为给学生管造校内真实生产环境,“学院式的工厂,工厂式的学院”,在高新西区模具工业园区内建立学生实训基地,并采取“引企人校”方式,与成都怡得乐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成都迪维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公司开展全面深层次合作,让学生超前适应企业,学校与企业“零距离”办学,为创新“学做合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为保证学生在实训之中能够学到真正为知识,学院十分重视实训基地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拥有一批热爱教学事业、具有专业特长、层次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他们在实训及理论教学等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专业特长涉及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自动控制与检测、电气维修、机械设计与制造等领域。
还记得第一次完成实训工作任务后,我激动得好几个晚上都没有睡着觉。望着自己做出来的产品,我终于体验到了学以致用的成就感。在实训基地中学习,感觉离自己的“技师之梦”越来越近。
一2008级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运用 蒋德
[点评]:学校将工厂的生产模式全面引入教学过程,取得的成效毋庸置疑:学校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机电二等奖、数控三等奖。在“中国数控技能奥林匹克竞赛”——全国第三届数控技能大赛上,年仅22岁的2006级预备技师数控专业学生瞿源获得大赛加工中心高级组第5名,该名次打破了四川省参赛选手从未进入前五的局面。瞿源也直接晋升为技师,由此成为目前我省参赛级别最高、最年经的技师。同时,学校王科等其余5名选手进入20强,全部晋升为高级技工。
综合课程 小活动中领悟大智慧
“至少,我们都将自己的观点大胆地说了出来,这便是进步!
为切实提高技能型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就作竞争能力,从08年下半年起,学院专门开设了“学生职前综合素质训练实验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核心综合素质,现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通过训练,学生们逐渐能客观、公正评价自我与他人,具有了团队合作精神,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已的不足与劣势。
比如在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培养”这一课上,负责该课程教师专门设置了“同心球”体验活动,将学生分为10人一组边行传球,要求球必须经过每人之手。哪一组所用时间最短,哪一组就获得胜利。
在同心球的传递活动中,我有了许多感悟最初,我们只是不断地加快传球速度。但随着反复练习,我发现各组的速度都差不多。如果我们在正式的计时比赛中稍有疏忽,则难以脱颖而出。突然,我对“同心”二字有了一丝灵感,莫非老师设置这项活动是为培养我们同心协作的能力。我突然想到,球是圆的,如果让球从第一个同学那里滚到最后一个同学,时间不就大大节省了。于是我建议大家排成一列,纷纷伸出手臂并调整站立高度形成一条料线,让球在我们的手臂斜线上由高到低滚下,大大地节省了时间,最终赢得了胜利。
赛后,当老师要我们总结比赛得失时,我们都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让我们觉得在实训中更多与同学们合作交流,从个人技术到产品质量都一定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高。同时在每次活动结束后的自评、互评中,每个人都得到了锻炼。至少,我们都将自己的观点大胆地说了出来,这便是进步!
——2007级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系机电一体化专业“金刚葫芦娃组”组长杨洋
[点评]:学院通过各种拓展训练项目,让学生从小活动中悟出大智慧,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这种新型的职业教育理念是培养复合型、智能型、创新型技能人才的突破口,也是在挑战与契机并存的教育体制改革浪潮中职业教育发展的新途径。
恩师关怀细细致入微,教会做人之道
“3公里算什么?就算是300公里老师都陪你们一起完成!”
在成都市技师学院里,每一名老师除传授知识与技能外,还通过自身行为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关心他人。天冷的时候老师会提醒学生多穿衣服;学生生病的时候带他们买药、打针,生情绪不好的时候和他们谈心;学生学习疲惫的时候给他们鼓劲;学生进行“3公里休能拓展训练”的时候全程陪伴学生。
有一天下着瓢泼大雨,想到马上要进行的“3公里体能拓展训练”,很多同学就产生了畏难情绪。可是带队老师却毅然决然地迈步前行:“3公里算什么?就算是3 00公里老师都陪你们一起完成!”
在完成此次训练后,老师对我们说的第一句话是:“孩子们,如果身湿了就赶快去擦干。觉得身体不舒服的同学马上给我讲,我带你们去买药”。
其实说实话,那个老师是谁,我到现在都叫不出她的名字(学校老师轮流值班负责陪同学生进行体能拓展训练)。但她在雨中对一我们所说的鼓励、在完成训练后对我们的嘘寒问暖,让我的内心回荡着阵阵暖流。老师们平日里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让我一直铭记在心,感动之余更加坚定了我要用实际行动回报老师关爱的信念。
2Q07级电子信息工程系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刘光华
【点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老师身上也肩负着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责任。相信在学校老师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在博大无私的爱的浸润下,学生们必定会做人,会做真人,用感恩的心来回报老师、回报社会。
特色管理
“准企业化模式”造就合格入才
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德育下作培养,全面采用“准企业化5S管理”模式,施行半军事化管理制度。学生每日必须统一着装、列队进人车间食堂:和宿舍区,除专业技能外,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纪律意识、爱岗敬业精神等综合素质,在岗前准备、纪律要求、安全意识、应变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培训和考核。
“初到学校,我完全不能适应这里的半军事化管理作风,有时甚至觉得这些条款限制了我的自由发展。但半个学期以后,我完全改变了这种看法。通过对企业文化的了解、与老师的沟通,我发现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离不开最初的严格制度。在我们踏上就业岗位后,就能快速地适应企业的管理制度,给企业留下良好的印象。
一一2008级机械工程系数控机床加工专业罗懿
【点评】: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学校的整体水平究竟怎样,通过其管理就能略知一二。每年暑假,学校会派出专门负责德育工作的老师“兵分几路”到各大知名企业考察。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德育老师们并不是“走马观花”,而是利用暑假时间到企业“驻扎”一两个月,全面深入了解企业文化、管理制度以及人才需求,使学校管理工作紧跟企业步伐。
精彩预告:成都市技师学院广泛的“校企合作”成功地实现了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无缝对接。而学校与世界一些知名五百强企业,如怡得乐、英特尔、富士康、莫仕的合作,曾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学校究竟是怎样与企业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在“校企合作”的背后学生得到的是怎样的实习锻炼,当中又发生过怎样的故事,请关注下期“成都市技师学院系列专题之二”。
- 上一条: (转成都日报)一步一个脚印的成功最让人回味 2018-03-07
- 下一条: 第三届四川省职工职业大赛暨成都百万职工大赛决赛在我院开赛 2018-03-07
最近更新
-
07
2018-03
机械工程学院开展AI赋能...&n...
-
07
2018-03
六轴机巧悟匠心,三维建...文字:王曼暇 图片...
-
07
2018-03
支部“三全育人”主题党...文字:朱尤帅 图片:朱尤...
-
07
2018-03
“宪法在心共筑法治,遵...&n...